(乡村行 看振兴)千年古县再出发:解码山西中阳乡村振兴“破圈”之道

  中新网吕梁8月7日电 题:千年古县再出发:解码山西中阳乡村振兴“破圈”之道

  中新网记者 范丽芳

  在吕梁山深处,有2000多年历史的山西吕梁中阳县正悄然蜕变。当地依托古村落发展乡村旅游,创变剪纸技艺潮赋新生,借助政策扶持壮大黑木耳产业,古老土地焕发乡村振兴新活力。

  “家乡美·气象新——第二届网络媒体吕梁行”正在此间举行,记者跟随采风团,探访曾经因煤而兴的中阳如何迈向多元产业协同发展新格局。

  从山货到潮品

  “2024年,暖泉镇黑木耳种植区域覆盖10个行政村,共135个黑木耳种植基地,栽植黑木耳4549余万棒。”中阳县暖泉镇镇长武志芳站在心言中阳县黑木耳产业园区介绍,带动全县农户或村集体收入超过900万元,“现在正在加大对企业研发、投资的扶持力度,加快塑造黑木耳特色品牌。”

  暖泉镇地理位置独特,高海拔、低纬度、日照长、夏季昼夜温差大,庞大的林草资源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山泉水。这些自然条件孕育了本地黑木耳色泽黑、肉质厚、品质优、口感好的鲜明特点。

  2018年以来,在各方支持下,暖泉镇倾力打造“小木耳、大产业”,产业效益逐步凸显:建成年产5000万棒的腾宇菌包厂和年产1亿万棒的心言菌包厂,全部建立菌种研发中心,迈出种业本土化之路;积极谋划黑木耳粉、黑木耳酱等精深加工产品的换挡升级,打造黑木耳上下游全产业链。

  如今,中阳县成为“全国黑木耳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示范县”,享有“华北木耳第一县”美誉,黑木耳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富民产业。

  从农舍到网红

  打造100个乡村旅游重点村,是吕梁市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。中阳县因地制宜,注重保留传统文化脉络与乡村特色,融合推动发展方式与生活方式变革,乡村面貌正在发生深刻改变。

图为弓阳新村。范丽芳 摄

  走进弓阳新村,远处青山层峦叠嶂,眼前庭院错落有致,白色帐篷点缀其间,农舍民宿隐现林畔。篝火晚会、啤酒音乐节等活动举办,让这里成为十里八乡的“时髦”乡村。近年,当地借助“木耳+养牛”“光伏+旅游”四轮驱动发展特色农牧产业,村民收入稳步增加,集体经济稳步壮大。

  在另一处热门旅游目的地,阳坡塔社区打出“科幻牌”,电影院、科技馆、游乐园等设施在山梁之间星罗棋布,通过打造集休闲、娱乐、养生、观光于一体的地方特色旅游,带动了周边餐饮、住宿、交通、综合服务等发展。

  从乡土到国际

  中阳剪纸这项古老技艺也在乡村振兴中焕发新生。

  记者走进中阳县妇女创业示范基地,模特正在展示一件长约5米的剪纸服装。

模特正在展示中阳剪纸服装作品。范丽芳 摄

  “这是我们团队创作的中阳剪纸服装作品,采用镂空纹样、对称构图等传统技法,结合了非遗技艺与时装剪裁。”中阳剪纸文创基地负责人武小汾一边介绍一边帮模特整理衣角。

  中阳剪纸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,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,当地成立中阳剪纸文创基地,对该技艺进行保护传承。

  近年,通过举办非遗培训、拓展文化艺术品市场以及创新文创产品,中阳剪纸影响力逐渐扩大。

  “剪纸理念也需要与时俱进,我们把剪纸和布艺结合,做成衣服、披肩、肚兜,还开发了一些文创产品,很受市场欢迎。”武小汾说,随着直播平台兴起,她还在线上直播带货,向粉丝们讲述中阳剪纸的历史与魅力。

  如今,中阳剪纸已成当地IP,许多妇女因此走上技能成才、创业增收之路。不久前,中阳剪纸亮相第121届法国巴黎国际博览会,吸引万余名观众驻足,现场交易文化产品6000余件。

  从传统农业到特色产业,从资源依赖到多元发展,中阳县正在经历传统与创新的碰撞与融合,探索乡村振兴之路。(完)

【编辑:惠小东】
直接打开
<kbd date-time="jMRnx7"></kbd><del id="qgExdD"></del>
分享成功
热门导读
<b lang="kmdc2f"></b>
  • 关于裸足场景无修版
  • 一次欢爱照片完整版资源
  • 床上的贪恋约会完整版影片
查看更多

《今夜的色影像unmodified》

发布时间:2025-08-07 14:16:10 床上的裸爱冲动rawversion 来自湖南

秘密的暗恋诱惑无修版  后来这么多年,学界未再就定名展开重新讨论,似乎这只是一件不太重要的事。唯有刘正国多年来一直执着于此,“只要是真的,他们迟早都要接受。”他多次对河南省博物馆提过,他们那支作为镇馆之宝的贾湖骨笛,就算不改名,也应该把“龠”的提法附在后面。  从20世纪初起,红山文化玉器就在海内外一些收藏家和着名博物馆中有所收藏。但这些玉器都来自民间,而非正式的考古发掘,因此其出土的墓葬情况以及地层关系都是未知数,断代年份也就一直无法破解。直到牛河梁墓葬玉器的出土,才使一切变得清晰起来,也经此展现出了红山文化“唯玉为葬”的特征。王国维曾解释过“礼”字是“象二玉在器之形”,又说创造“礼”时,有“以玉事神”的含义;历代礼制的滥觞《周礼》,也明确记载着:“以玉作六器,以礼天地四方。”从这个角度看,红山文化玉器已具备了后世的“礼”之雏形,“惟玉为葬”的实质其实是“惟玉为礼”。  “以往枯水期是在冬季,但这个时候其实也是水生动植物的生长期,一些鱼会转入到洞里,相对而言活动量少一些,也叫做越冬状态。” 江西省科学院鄱阳湖研究中心副主任,生物资源研究所副所长戴年华称,枯水期的提前到来,让一些小鱼还没有长大就干死了。

本文来自网友发表,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,如存在侵权问题,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!
展开
打开APP,阅读全文
支持楼主

95人支持

阅读原文 阅读 4067736
举报
热点推荐
  • 最后的艳情启示未修正

    2025-08-07 14:16:10

  • 关于房事诱惑originalversion

    2025-08-07 14:16:10

  • 我的情影像完整版

    2025-08-07 14:16:10

  • 关于绯闻日记fullversion

    2025-08-07 14:16:10

  • 午夜艳情回忆无码版

    2025-08-07 14:16:10

  • 今夜的绮梦冲动uncensored

    2025-08-07 14:16:10

安装应用

年轻、好看、聪明的人都在这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