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新网北京8月7日电(记者 袁秀月)日前,国务院办公厅印发《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意见》)。政策将惠及哪些儿童?保育教育费按照什么标准免?7日,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,解答公众关切问题。
政策覆盖所有幼儿园大班儿童
会上,财政部副部长郭婷婷表示,国办印发《意见》,明确从2025年秋季学期起,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的保育教育费,这里所说的学前一年就是通常所说的幼儿园大班;对教育部门批准设立的民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,参照当地同类型公办幼儿园免除水平,相应减免保育教育费。
“这次的免保育教育费政策覆盖所有幼儿园大班适龄儿童,也就是说,既包括公办幼儿园,也包括民办幼儿园,既包括城市幼儿园,也包括乡村幼儿园,让所有在园就读的大班儿童都能够享受到这一政策红利。”
她表示,免保育教育费政策,预计今年秋季学期将惠及约1200万人左右。同时,鼓励各省结合实际巩固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儿童等群体的资助政策,做好兜底保障。
保育教育费按照什么标准免费?
免保育教育费政策,按照什么标准进行免费?
郭婷婷表示,国办《意见》明确,按照地方有关部门制定的公办园保育教育费收费标准执行,也就是说,对公办幼儿园保育教育费原来收多少,现在就免多少,全额免。对于在教育部门批准设立的民办园就读的适龄儿童,参照民办园所在地同类型公办园免除水平,相应减免保育教育费。
“比如,某个民办园的保育教育费收费标准是每个月每人800元,所在地同类型的公办园收费标准是500元,这个政策实施之后,在公办园就读的大班儿童就不用再交了,500元全部免除;在民办园就读的大班儿童,也是相应按照500元的标准免除,只要交差额部分,也就是300元。”
她表示,后续还将统筹考虑学龄人口变化、财力状况等因素,研究适时完善免费政策。对于因免保育教育费导致幼儿园收入减少的部分,由财政对幼儿园给予补助,相关资金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。
今年秋季学期将减少家庭支出200亿元
郭婷婷表示,保育教育费占家庭学前教育总支出的比重比较高,免除费用后,家庭的教育支出将有效降低。经测算,仅今年秋季一个学期,全国财政将增加支出大约是200亿元,相应减少家庭支出200亿元。
她介绍,免保育教育费补助资金由中央与地方共同分担,中央财政拿大头,对中西部地区也给予政策倾斜。各地统筹安排中央补助资金和自有财力,确保及时足额拨付资金,保障这项惠民政策顺利实施。
各地已实施政策可继续执行
近年来,一些地方结合实际探索开展了免保育教育费政策。有的地方实施了更有力度、更长年限的免费政策。
郭婷婷表示,国办《意见》明确,各省已经实施的免保育教育费政策范围超出学前一年的,可以继续执行,超出部分所需资金也继续由地方承担,这样有利于地方因地制宜做好政策衔接。
中央财政承担的免保育教育费补助资金近日将下达
距离秋季开学不到一个月,教育部财务司司长刘玉光表示,教育部将多渠道加强政策宣传解读,指导各地对幼儿园园长及资助工作人员开展业务培训,提升政策执行能力和管理服务水平。各地将在8月底前完成相关准备工作,让大班儿童在今年秋季学期开学时就能享受到政策红利。
财政部科教和文化司司长许留庆表示,财政部将继续与教育部密切协作、通力配合,确保免费政策落实落地。财政部已经足额安排了中央财政需要承担的免保育教育费补助资金,将于近日下达。(完) 【编辑:张子怡】
版本:5.1.7
更新时间:2025-08-07 13:40:51